【月攘一鸡什么意思月攘一鸡的意思】“月攘一鸡”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不正当的事情时,虽然知道这是错误的,却总是找借口,认为“一点点”没关系,结果逐渐积累,最终酿成大祸。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意是讽刺那些明知行为不当却不断犯错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月攘一鸡 |
拼音 | yuè rǎng yī jī |
出处 | 《孟子·滕文公下》 |
原意 | 每个月偷一只鸡,明知不对却坚持这样做 |
现代引申义 | 对错误行为持容忍态度,逐步放纵自己 |
二、出处与背景
“月攘一鸡”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段对话。孟子通过这个比喻,批评了当时一些人对恶行的宽容态度。他指出,如果一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仍然一次次地重复,那么这种行为最终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例如,有人每天偷一只鸡,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但觉得“每月只偷一只,没什么大不了”,结果日积月累,最终变成了一个惯偷。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形容对错误行为的容忍 | 他明明知道公司制度有问题,却一直默许这种做法,简直是月攘一鸡。 |
批评不思进取的态度 | 这种月攘一鸡的工作态度,迟早会让公司垮掉。 |
表达对小错的忽视 | 老师说:“你每次只抄一点答案,这不是月攘一鸡吗?”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日积月累、积习难改、屡教不改 |
反义词 | 严于律己、防微杜渐、知错就改 |
五、总结
“月攘一鸡”是一个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错”而忽视问题,也不要对不良行为抱有侥幸心理。它强调的是“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告诫我们在面对错误时,应该及时纠正,而不是一次次地纵容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做人,都应该避免“月攘一鸡”的心态,做到知错就改,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