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攘一鸡基础意思】“月攘一鸡”是一个源自《孟子·尽心下》的成语,原意是说一个人每天偷一只鸡,虽然知道这是不正当的行为,但仍然继续这样做。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明知错误却依然坚持做错事,或者明知不对却不愿改正,逐渐积累恶行。
一、成语来源
“月攘一鸡”出自《孟子·尽心下》中的一个故事。孟子在与弟子对话时提到:“有人每天偷一只鸡,别人劝他不要这样,他说:‘我请每月偷一只,以后就不再偷了。’”孟子对此表示批评,认为这种行为是明知故犯,不能因为次数减少而合理化错误。
二、基本含义
- 字面意思:每月偷一只鸡。
- 引申意义:明知错误仍不改正,甚至以“慢慢改”为借口,继续做错事。
- 道德批判:强调人应有自省和改正错误的勇气,不应因小错而放纵自己。
三、常见用法
- 用于批评:形容某人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
- 用于自省:提醒自己要杜绝不良习惯,及时纠正错误。
- 用于教育:教导他人应从小处做起,避免积小错成大过。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月攘一鸡”的关系 |
知错不改 | 明知错误却不改正 | 与“月攘一鸡”相似,强调不悔改 |
积少成多 | 小量积累形成大量 | 与“月攘一鸡”有相似的累积效应 |
慢慢来 | 逐步进行,不急于求成 | 与“月攘一鸡”中“每月偷一只”类似 |
坚持错误 | 一直保持错误的做法 | 与“月攘一鸡”同属对错误的容忍 |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月攘一鸡”可以引申为一些人明知某些行为不符合道德或法律规范,却因为“小事”而不以为然,最终导致严重后果。例如:
- 工作中拖延任务,每次只完成一点点,久而久之影响整体进度;
- 生活中养成不良习惯,如熬夜、浪费资源等,长期下来损害健康;
- 人际关系中,忽视小矛盾,导致信任破裂。
因此,“月攘一鸡”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总结:
“月攘一鸡”是一个具有深刻道德寓意的成语,强调了人们应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不是以“慢慢改”为借口继续犯错。它提醒我们,即使是微小的错误,也不应忽视,否则可能酿成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