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暗投这个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珠暗投”是一个常用成语,形容把珍贵的东西或人才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该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
一、成语典故
“明珠暗投”最早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魏国大夫须贾出使秦国,带了一个名叫范雎的门客同行。范雎才华横溢,但因身份低微,未被重视。后来,范雎在秦国得到重用,成为丞相,改名张禄。他回国后,须贾得知范雎已贵为丞相,便前来拜访,想认亲求情。范雎假装不知,故意让须贾带他去见秦王,并让他带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作为礼物。结果,这颗珍珠被秦王当作普通物品丢弃,须贾因此感到羞愧难当。范雎借此机会揭露了须贾的虚伪,也讽刺了他将明珠(人才)误投于不识货之人。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明珠暗投 |
拼音 | míng zhū àn tóu |
出处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字面意思 | 把明珠投入黑暗中,比喻浪费人才或珍贵事物 |
引申义 | 将有价值的人才或物品放置在不合适的地方,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用人不当、资源浪费等现象 |
三、现实应用与启示
“明珠暗投”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现实中的警示。它提醒人们:
- 珍惜人才:应给予有才能的人合适的平台和机会。
- 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将宝贵的资源浪费在错误的地方。
- 识别真才:提升识人之明,防止“明珠”被忽视或误用。
四、总结
“明珠暗投”出自《史记》,原意是将珍贵的明珠投入黑暗中,后来引申为对人才或资源的浪费。它强调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用资源,避免因判断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成语 | 典故来源 | 含义 | 使用场景 | 现实意义 |
明珠暗投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将明珠投入黑暗中,比喻浪费人才或资源 | 批评用人不当、资源浪费 | 提醒珍惜人才,合理利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