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穷形尽相出处于哪里

2025-10-17 19:17:10

问题描述:

穷形尽相出处于哪里,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19:17:10

穷形尽相出处于哪里】“穷形尽相”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细致、逼真,甚至到了极致的程度。那么,“穷形尽相”这个成语究竟出自哪里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详细的总结。

一、成语出处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穷形尽相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
原文出处 “每画人面,新意奇出,虽未尽善,亦足穷形尽相。”
意思 形容描绘或模仿得非常细致、逼真,达到极致。
用法 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表示对事物的描写或表现极为细腻。

二、详细解析

“穷形尽相”最早出现在《晋书·顾恺之传》中,指的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在绘画时的技艺高超,他所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能够将人物的外貌和神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他的作品未必完美,但已经达到了“穷形尽相”的境界。

“穷”在这里的意思是“极尽”,“形”指人的形体,“相”指人的相貌或神态。合起来就是“把人的形体和相貌都描绘得极其细致、真实”。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

在现代汉语中,“穷形尽相”多用于形容描写、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到位,不仅限于绘画,也可以用于文学、影视、表演等领域。例如:

- 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穷形尽相”;

- 演员对角色的演绎“穷形尽相”;

- 艺术作品中对细节的刻画“穷形尽相”。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穷形尽相”的关系
栩栩如生 描写生动,仿佛活的一样 与“穷形尽相”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动态感
绘声绘色 描写生动,有声有色 强调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 更侧重于技巧,而非形象描写

五、结语

“穷形尽相”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绘画艺术,经过历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细致描绘或模仿。了解它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总结:

“穷形尽相”出自《晋书·顾恺之传》,原意是指绘画技艺高超,能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极为逼真。现多用于形容描写或模仿的细致入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语言表现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