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的来历】“瓦良格号”是一艘具有传奇色彩的航空母舰,其历史跨越了苏联解体、中国接手、改建与服役等多个重要阶段。它最初是苏联海军计划建造的一艘重型载机巡洋舰,后因苏联解体而停工,最终被中国买下并完成建造,成为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一、
瓦良格号原为苏联黑海造船厂建造的“乌斯季诺夫元帅”级(也称1143.7型)重型载机巡洋舰,属于苏联海军“第11号工程”,主要用于搭载固定翼舰载机和直升机。该舰在1985年开始建造,1989年完成60%左右的工程量,但随着苏联解体,项目被无限期搁置。
1998年,乌克兰政府将瓦良格号出售给中国一家公司,经过复杂的谈判与技术评估,中国最终成功获得这艘未完工的航母,并将其运回国内进行改造。2012年,经过长达数年的改装与调试,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舰”,成为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瓦良格号的引进不仅标志着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也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获取关键军事装备的能力。
二、表格:瓦良格号关键信息一览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瓦良格号 |
英文名称 | Varyag |
原名 | 乌斯季诺夫元帅号(Project 1143.7) |
建造国家 | 苏联(现乌克兰) |
建造时间 | 1985年开工,1989年停工 |
停工原因 | 苏联解体,资金短缺 |
转让时间 | 1998年 |
购买方 | 中国某公司(后由军方接管) |
改装时间 | 2002年—2012年 |
更名时间 | 2012年9月 |
新名称 | 辽宁舰(CV-16) |
航母类型 | 重型载机巡洋舰(改装后为常规动力航母) |
舰载机 | 歼-15战斗机、直-8/直-9直升机等 |
排水量 | 约5.5万吨(改装后) |
三、结语
瓦良格号从一艘未完成的苏联战舰,到中国航母的起点,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战略意义。它的诞生不仅是技术与外交的胜利,更是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