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出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常被用来劝诫人们不要忽视小事,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都应引起重视。它强调了行为积累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从小处着手,防微杜渐。
一、原文出处
这句话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一段记载,原文是: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遗诏中所说的话,意在告诫儿子: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二、历史背景与含义
刘备在临终前将国家大权交予刘禅,并留下这段话作为教诲。他深知治国理政不仅需要大战略,更需要点滴积累和细节把控。这句话后来成为后世许多文人、政治家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理念。
- “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应该去做,因为积少成多,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 “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好事,也应该去做,因为日积月累,也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观点 | 解释 |
| 道德修养 | 强调个人品德的培养,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
| 行政管理 | 提醒管理者关注细节,避免因小失大。 |
| 教育启示 | 教育孩子时要注重日常行为的引导,培养正向价值观。 |
| 企业经营 | 企业管理中也要重视小问题,防止隐患积累。 |
四、相关引用与延伸
这句话虽源自《三国志》,但后来也被广泛引用和扩展。例如:
- 《资治通鉴》 中也多次提到类似的观点。
- 诸葛亮 在《出师表》中也有类似的劝谏内容。
- 儒家思想 中“慎独”、“克己奉公”的理念,与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总结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仅是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更是现代人修身立德的重要准则。它提醒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与行动。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遗诏) |
| 原文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 作者 | 刘备 |
| 含义 | 小事不可忽视,善恶皆需谨慎对待 |
| 现代意义 | 道德修养、行政管理、教育、企业经营等 |
| 相关思想 | 儒家“慎独”、诸葛亮《出师表》等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句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或应用实例,可继续深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