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本经篇全文及译文】《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编撰的一部哲学、政治、天文、地理等多领域融合的著作,被誉为“杂家”代表作之一。其中,“本经篇”是《淮南子》中探讨天地自然、宇宙运行规律的重要篇章,内容深奥,思想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文章总结
《本经篇》主要围绕“道”与“天”的关系展开,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文中通过描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起源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揭示了自然法则与人伦秩序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文章语言古朴,逻辑严密,既有哲学思辨,也有现实关怀,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二、表格:《淮南子·本经篇》原文与译文对照
| 原文 | 译文 |
|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 天地交汇的精华化为阴阳,阴阳的专精部分化为四季,四季的分散精华则成为万物。 |
| 大气运而生,故曰“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生阴阳。 | 大气运行而产生万物,称为“太一”。太一分化为阴阳,阴阳又生出天地。 |
| 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大者谓之化。 | 阴阳变化难以预测,称为“神”,神的大者称为“化”。 |
| 化则物生,不化则物死。 | 变化带来生命,不变则导致死亡。 |
|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 天有九个区域,地有九州,人有九个孔窍。 |
| 九野者,九天也;九州者,九地也;九窍者,九神也。 | 九野即九天,九州即九地,九窍即九神。 |
|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交而百物化。 | 天地相合则万物生长,阴阳交融则万物变化。 |
| 是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以道制物。 | 因此,圣人效法天道来确立大道,用大道来规范万物。 |
| 天道贵柔,地道贵强,人道贵和。 | 天道崇尚柔和,地道崇尚刚强,人道崇尚和谐。 |
| 故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所以说:知道刚强,却保持柔弱,成为天下的溪流;知道光明,却守住黑暗,成为天下的楷模。 |
三、总结要点
- 自然法则:《本经篇》强调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认为万物皆源于“道”,并通过阴阳、四时等自然现象体现。
- 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应顺应自然,不可违背天道,否则将导致灾祸。
- 道家思想核心:主张“无为而治”,提倡谦逊、柔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 哲学与现实结合:不仅探讨宇宙本源,也关注社会治理与人生实践。
如需进一步了解《淮南子》其他篇章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