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鳏寡孤独的用法

2025-10-29 21:55:40

问题描述:

鳏寡孤独的用法,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1:55:40

鳏寡孤独的用法】“鳏寡孤独”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礼记·礼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四个字分别指代四种社会弱势群体:无妻的男子(鳏)、无夫的女子(寡)、无父母的儿童(孤)、无子女的老人(独)。在现代汉语中,“鳏寡孤独”常用来泛指生活困难、缺乏照顾的社会弱势群体。

一、词语释义

词语 含义 用法示例
指无妻的男子 鳏夫多靠亲友接济生活。
指无夫的女子 寡妇独自抚养孩子,生活艰难。
指失去父母的儿童 孤儿院为孩子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指无子女的老人 独居老人常受到社区关怀。

二、成语整体含义

“鳏寡孤独”作为一个整体,常用于表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强调国家或社会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与照顾。该词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色彩。

三、常见用法及搭配

用法类型 示例句子 说明
表达同情 政府应关注鳏寡孤独的生活状况。 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描述社会现象 在偏远地区,鳏寡孤独仍面临生存困境。 用于描述现实问题。
文学表达 古人重视鳏寡孤独的救助,体现仁政思想。 多见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口语化:此词较为正式,不适合日常口语中使用。

2. 注意对象:主要适用于描述没有家庭支持的特殊人群,不宜泛化使用。

3. 情感色彩: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

五、总结

“鳏寡孤独”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既表达了对特定弱势群体的关怀,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仁爱”与“社会责任”的理念。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用于政策讨论、社会报道或文学表达中,具有较强的正式性和道德感召力。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尊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