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意思是什么】“一字千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每一个字都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商人吕不韦为了提升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组织门客编写了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著作,并在书成之后悬赏千金,邀请天下人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结果无人能改一字,于是便有了“一字千金”的典故。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字千金 |
拼音 | yī zì qiān jīn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释义 | 形容文章或言语极其珍贵,每个字都价值千金,强调其内容的精炼与价值之高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文章、书法、语言等的高价值或精妙之处 |
近义词 | 字字珠玑、言简意赅、价值连城 |
反义词 | 无足轻重、空洞无物、废话连篇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一字千金”最早源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吕不韦。他召集门客编撰《吕氏春秋》,这部书集各家学说于一体,旨在为秦王提供治国之道。书成后,吕不韦将书放在咸阳城门上,并悬赏千金,声称若有人能增减一字,就给予千金奖励。结果没有人敢改动一个字,因此人们便称此书为“一字千金”。
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吕氏春秋》的严谨与完美,也反映出古人对文字价值的高度尊重。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评论 | 他的文章字字珠玑,真可谓一字千金。 |
艺术评价 | 这幅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堪称一字千金。 |
语言表达 | 他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真是字字千金。 |
四、总结
“一字千金”不仅是对文字价值的极高评价,也体现了古人对语言艺术的追求与敬畏。它既可以用于文学、书法,也可以用于日常交流中,用来称赞某人的话语或作品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社会,虽然“千金”不再是实际货币,但“一字千金”依然被广泛使用,象征着语言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