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个人简介】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唐诗三杰”,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但诗歌成就极高,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战争场面和闺怨情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一、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出生时间 | 约698年 |
去世时间 | 756年 |
籍贯 | 江宁(今江苏南京) |
字 | 少伯 |
身份 | 唐代诗人、官员 |
主要成就 | 七言绝句代表人物,诗风清新自然 |
代表作品 |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 |
诗歌风格 | 风格刚健有力,语言简练,意境开阔 |
二、主要经历
1. 早年求学:王昌龄自幼聪慧,勤奋好学,精通经史,尤爱诗歌。
2. 科举入仕:开元十五年(727年)中进士,曾任汜水尉、校书郎等职。
3. 边塞任职:曾被贬为龙标尉,在边塞地区生活多年,对边疆战事有深刻体会。
4. 晚年遭遇: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避乱南下,途中遇盗而死,终年58岁。
三、诗歌特色
- 题材广泛:涵盖边塞、闺怨、送别、咏史等多个方面。
- 语言简练:善于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深的情感。
- 意境深远:常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内心情感,富有哲理意味。
- 七绝成就突出:被誉为“七绝圣手”,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
四、代表作品选录
作品名称 | 简介 |
《出塞》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写边塞征战之苦,气势磅礴。 |
《芙蓉楼送辛渐》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景抒情,表达高洁情操。 |
《从军行》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
《闺怨》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描绘女子思夫之情,细腻动人。 |
五、历史评价
王昌龄在唐代文坛地位极高,其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称其为“诗家夫子”,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亦赞其“风骨雄健,意兴幽远”。
六、总结
王昌龄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尤其在七言绝句领域成就斐然。他的诗歌既有豪迈奔放的一面,也有细腻婉转的表达,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多元风貌。尽管一生仕途不顺,但他以诗传世,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