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有机肥标准】为规范有机肥的生产、使用和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业部制定了《有机肥标准》。该标准对有机肥的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是指导我国有机肥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对《农业部有机肥标准》的总结与归纳:
一、标准主要内容概述
项目 | 内容说明 |
标准名称 | 《有机肥标准》(GB/T 19524.1-2004) |
发布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实施时间 | 2004年7月1日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以畜禽粪便、植物残体等为主要原料,经无害化处理制成的有机肥料产品 |
标准性质 | 国家推荐性标准 |
核心内容 | 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技术指标、检验规则、包装标识等 |
二、关键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技术要求 |
全氮(N)含量 | ≥0.5% |
全磷(P₂O₅)含量 | ≥0.3% |
全钾(K₂O)含量 | ≥0.5% |
有机质含量 | ≥20% |
含水率 | ≤20% |
pH值 | 5.5~8.5 |
粪大肠菌群数 | ≤100个/g |
蛔虫卵死亡率 | ≥95% |
重金属限量 | 符合GB 15618标准 |
三、原料与生产要求
- 原料来源:应选用无污染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 无害化处理:需经过高温堆肥、发酵等工艺,确保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被有效杀灭;
- 添加剂限制: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 生产工艺: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四、检测与认证
- 所有有机肥产品必须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
- 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指标、卫生学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 企业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提交产品检测报告;
- 通过认证的产品可获得“有机肥”标识,便于市场识别和消费者选择。
五、意义与影响
《农业部有机肥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有机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通过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民对有机肥的使用信心,促进土壤改良和生态平衡,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农业部有机肥标准》作为我国有机肥行业的基础性规范,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和技术进步,有机肥将在现代农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