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能可贵的词语解释是什么】“难能可贵”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具备难得能力的同时,还表现出宝贵的品质。它强调的是“不容易做到”和“值得珍惜”的双重含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以下是对“难能可贵”的详细解释,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难能可贵 |
拼音 | nán néng kě guì |
释义 | 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却能做到,非常珍贵、难得。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非其人而欲行其道,是谓‘难能可贵’。”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人的品德、行为或成就,表示其不易且值得肯定。 |
近义词 | 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难能可贵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不足为奇、司空见惯 |
二、语义分析
- 难能:指难以做到的能力或事情。
- 可贵:指值得珍视、宝贵的东西。
因此,“难能可贵”整体上表达的是一种对“既难又值得称赞”的事物的高度评价。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扬他人 | 他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
描述成就 | 这项技术突破是科研人员多年努力的结果,难能可贵。 |
强调品质 | 她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难能可贵的勇气令人敬佩。 |
四、总结
“难能可贵”是一个褒义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困难中依然保持良好品质或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或事。它不仅表达了对“难”的认可,也突出了“贵”的价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出处及使用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