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成语中的案指的是什么】“举案齐眉”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感情深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历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举案齐眉”中的“案”到底指的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来详细解析这个问题。
一、成语背景简介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两人生活简朴,彼此尊重,感情深厚。每当吃饭时,孟光都会将饭菜端到案几上,双手捧起,高过眉毛,以示对丈夫的尊敬。因此,后人用“举案齐眉”来形容夫妻之间的相互敬重与恩爱。
二、成语中“案”的含义
在“举案齐眉”这个成语中,“案”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桌子”,而是古代的一种家具,类似于今天的食案或食盘,主要用于盛放食物。在当时,这种“案”是家庭中用于进餐的重要器具,具有一定的礼仪意义。
在孟光的故事中,“举案”就是她将盛有饭菜的食案高举至眉前,表示对丈夫的恭敬与体贴,体现出一种传统的家庭礼仪和夫妻关系的和谐。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举案齐眉 |
出处 | 《后汉书·梁鸿传》 |
成语含义 | 形容夫妻之间相互敬重、恩爱有加 |
“案”的含义 | 古代盛放食物的食案或食盘 |
用法举例 | 他们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
文化意义 | 体现了古代家庭中夫妻间的礼仪与情感 |
四、结语
“举案齐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传统美德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婚姻关系中,尊重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案”作为古代饮食文化的载体,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人生活的细节与礼仪。
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