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幼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幼”字常用来表示年少、年幼的意思,很多成语中也包含了这个字。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儿童或年轻时期的状态,或是表达对年幼者的关爱与教育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幼”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常见带“幼”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幼学壮行 | 少年时学习,成年后有所作为 | 《礼记·大学》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的子女 | 《孟子·梁惠王上》 |
雏凤清于老凤声 | 比喻年轻人胜过前辈 | 李商隐《赠歌者》 |
幼而学,壮而行 | 少年学习,成年后实践 | 《礼记·大学》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要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的的孩子 | 《孟子·梁惠王上》 |
幼不学,老何为 | 少年时不学习,年老时有何作为 | 《三字经》 |
幼齿未牢 | 指年纪小,经验不足 | 古代文献 |
幼而敏 | 年纪小但聪明 | 《论语·公冶长》 |
总结
以上成语中,“幼”字多用于强调年少时期的特质或行为,既有对成长过程的描述,也有对教育理念的体现。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儿童和青年的重视。
在日常使用中,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无论是用于写作、教学还是日常交流,了解这些成语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