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中的强胡什么意思?】一、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出自清代诗人张维屏的《三元里》,是一首反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诗作。其中“强胡”一词,是理解整句诗含义的关键。
“强胡”在古代多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或外族势力,尤其在明清时期,常用来指代入侵中原的外族,如蒙古、满洲等。在本诗中,“强胡”具体指的是英国殖民者,因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作为当时强大的殖民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因此被称作“强胡”。
通过分析诗句,“强胡”不仅是一个历史称谓,更承载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与反抗精神。它体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民族英雄的赞颂。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背景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强胡 | 指强大的外族或敌对势力,多用于古代对北方或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明清时期,常指蒙古、满洲等外族;在本诗中指英国殖民者 | 表达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反抗精神 |
孽子 | 不孝之子,表达自责或悲愤情绪 | 古代常用语,表示身份低微或内心痛苦 | 突出人物的卑微与内心的不平 |
孤臣 | 失势的忠臣,表达孤独与无奈 | 多用于忠臣被贬或孤立无援的情境 | 强调主人公的孤立无援与坚定信念 |
稚儒 | 年轻而有志的书生 | 指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 突出其虽年轻但勇于担当 |
填膺大义 | 心中充满正义感 | 形容内心充满正气与责任感 | 表现人物的忠诚与勇敢 |
抗强胡 | 抵抗强大的敌人 | 直接点明主题 | 是全诗的核心思想,体现民族抗争精神 |
三、结语
“强胡”一词在“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中,不仅是对敌人的称呼,更是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面对外敌时的英勇与不屈。通过这一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强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