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书桌的时候,翻出了以前用过的各种教辅资料,一时间感慨万千。说实话,作为一个曾经的“教辅依赖症”患者,我深知市面上的辅导书种类繁多,但真正能让人放心、安心使用的却寥寥无几。
而在这众多的教辅书中,世纪金榜总是让我又爱又恨。它确实有它的优势,比如内容系统、讲解详细、题型全面,尤其是它的“一轮复习”系列,几乎是很多学生备考时的“标配”。可偏偏就是因为它太“优秀”了,反而成了我心中的“痛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次考试前,我总能看到身边的朋友拿着各种不同的教辅书,有的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的是《必刷题》,还有的是《小题狂练》。大家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料来练习,互相之间也经常交流经验,气氛很轻松。
唯独我,每次看到他们拿别的书,心里就有点不平衡。因为我只有一本——世纪金榜的一轮复习资料。不是我不愿意换,而是真的没得选。要么是别人推荐的,要么是老师布置的,总之,这本“世纪金榜”已经成了我学习路上的“固定搭配”。
有时候想想,这不像是在做题,倒像是在“被安排”。虽然我知道它内容扎实,但长期使用同一本书,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觉得有些题目重复性太高,缺乏新意。
更让我无奈的是,每次和同学讨论问题,他们都会说:“你有没有看过某某书的解析?”而我只能尴尬地摇摇头,心里默默吐槽:“我只有一本世纪金榜,它讲的我都看懂了,可我还是不会。”
当然,我也明白,一本好的教辅书确实能帮助我们打牢基础,提高成绩。世纪金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确实值得肯定。只是,如果能在内容上再多一些变化,或者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料,那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我并不是在否定世纪金榜的价值,而是想表达一种“被单一选择束缚”的无奈。毕竟,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被某一本教辅“绑架”住。
所以,如果你也在用世纪金榜,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换书,那也别急,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世纪金榜,我对你又爱又恨,但我还是谢谢你陪我走过这段奋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