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是什么意思】“人间四月芳菲尽”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全诗为: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四月时节游览大林寺时,发现山上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而山下早已花落满地。诗人感叹春天的踪迹难寻,却意外地在山中找到了春天的痕迹。
“人间四月芳菲尽”意思是:在人间(指山下或平原地区),到了四月,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春天的气息也渐渐淡去。这里的“芳菲”指的是花草的香气和美丽景象,“尽”表示结束、消失。整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同时也引出了后文对山寺桃花初开的惊喜与感悟。
表格对比说明:
词语 | 含义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人间 | 指山下或平地地区 | 与“山寺”形成对比,突出空间差异 |
四月 | 季节时间 | 表明春末夏初,花期已过 |
芳菲 | 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 表达春天的美好景象 |
尽 | 结束、消失 | 表示花已凋谢,春天不再 |
诗人情感分析:
白居易通过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还带有一种豁达的心态。他意识到虽然山下的花已经谢了,但在山中却仍有春天的存在,这种发现让他感到惊喜与安慰。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总结:
“人间四月芳菲尽”是白居易描写春末景色的诗句,意在表达春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惆怅之情,同时又蕴含着在逆境中发现希望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