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自菲薄的拼音和意思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其中,“妄自菲薄”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被误解的成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下面将从拼音、意思以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
“妄自菲薄”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缺乏自信。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该成语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为:“非惟益州士大夫所共知,亦足使天下之人闻而叹息。然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成语中的“妄”表示胡乱、不恰当;“自”指自己;“菲薄”意为微小、轻视。合起来就是“胡乱地轻视自己”。
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将其与“自暴自弃”混淆,虽然两者都涉及自我否定,但“妄自菲薄”更强调的是对自身价值的低估,而不是彻底放弃努力。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妄自菲薄 |
| 拼音 | wàng zì fěi bó |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 字面意思 | 胡乱地轻视自己 |
| 引申含义 | 过分看轻自己,缺乏自信 |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或提醒他人不要过度贬低自己 |
| 近义词 | 自暴自弃、自卑、自轻自贱 |
| 反义词 | 自信、自负、自我肯定 |
| 例句 | 他总是妄自菲薄,不敢尝试新的挑战。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妄自菲薄”虽然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成语,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其语境和语气。理解并正确使用这类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