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分别指的谁】“同光十三绝”是中国京剧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1860—1890年)活跃在京城的十三位杰出的京剧演员。他们代表了当时京剧艺术的最高水平,对后世京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对“同光十三绝”的总结与介绍。
一、同光十三绝简介
“同光十三绝”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清末民初的戏曲评论家和艺人笔记中,用以表彰在同治、光绪两朝最为出色的十三位京剧名角。这些演员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在不同的行当中有突出的表现,如生、旦、净、丑等,涵盖了京剧的主要角色类型。
二、同光十三绝名单及简介
| 序号 | 姓名 | 行当 | 简介 |
| 1 | 谭鑫培 | 生角 | 被誉为“伶界大王”,是京剧老生行当中的泰斗,开创了谭派艺术,对京剧发展影响深远。 |
| 2 | 余三胜 | 生角 | 早期京剧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擅长唱腔,对京剧声腔的规范化有重要贡献。 |
| 3 | 程长庚 | 生角 | 京剧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老生三杰”之一,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
| 4 | 梅巧玲 | 旦角 | 以花旦著称,表演细腻,唱念做打俱佳,是清代女性京剧演员中的佼佼者。 |
| 5 | 陈德霖 | 旦角 | 著名青衣演员,唱功极佳,尤以《贵妃醉酒》等剧目闻名。 |
| 6 | 孙菊仙 | 生角 | 以嗓音洪亮、唱腔苍劲著称,被称为“孙派”创始人。 |
| 7 | 时小福 | 旦角 | 花旦名角,表演生动活泼,尤其擅长演《红娘》等剧目。 |
| 8 | 张淇林 | 净角 | 以铜锤花脸为主,唱念做打全面,是当时著名的净角代表。 |
| 9 | 朱文英 | 丑角 | 丑角中的佼佼者,以幽默风趣、演技精湛而著称。 |
| 10 | 王楞卿 | 旦角 | 著名武旦,擅演《白蛇传》《战金山》等剧目,技艺高超。 |
| 11 | 李连仲 | 净角 | 以武净为主,身段利落,戏路宽广。 |
| 12 | 刘永春 | 丑角 | 丑角中的实力派,表演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
| 13 | 黄月山 | 净角 | 以铜锤花脸见长,唱念做打俱佳,是当时的净角名家。 |
三、总结
“同光十三绝”不仅是京剧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这十三位艺术家各有所长,在不同行当中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们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至今仍被后人研究和传承。
通过对“同光十三绝”的了解,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认识京剧的发展脉络,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艺人们的卓越才华与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