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未尝不临文嗟悼的原文及翻译

2025-10-27 06:27:14

问题描述:

未尝不临文嗟悼的原文及翻译,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6:27:14

未尝不临文嗟悼的原文及翻译】一、

“未尝不临文嗟悼”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前人文章时,常常会因感慨人生无常而悲伤落泪。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古人对文学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出处,本文将从原文、翻译、出处背景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便于查阅和记忆。

二、原文及翻译一览表

项目 内容
原文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出处 《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
翻译 没有哪一次不是面对文章而感叹悲伤,无法释怀。
字面解释 “未尝”:没有一次;“临文”:面对文章;“嗟悼”:感叹、哀悼;“喻之于怀”:释怀、明白。
背景简介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雅集所作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文学价值 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

三、内容说明

“未尝不临文嗟悼”虽短短数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王羲之在文中提到自己每当读到前人的文章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这种情绪并非源于文章本身,而是源于对人生无常的共鸣。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兰亭集序》超越了单纯的记游之作,成为一篇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文学佳作。

在现代阅读中,这句话依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情感的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兰亭集序》全文或相关赏析,可参考经典古籍注释本或权威文学研究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