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什么意思】一、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对弟子学习态度的一种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只能举出一个例子,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类似的情况(即不能举一反三),那么这个人就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古代教育中,强调“举一反三”的重要性,意味着学习不应停留在表面,而应通过一个例子去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常用来批评那些学习不深入、思维不够灵活的人。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引申意义 | 教育启示 |
举一隅 | 指举出一个例子或事物的一部分 | 《论语·述而》 | 表示仅知道一个方面 | 学习要全面,不能只知其一 |
不以三隅反 | 不能从一个例子推及到其他类似的情况 | 《论语·述而》 | 表示缺乏类比推理能力 | 学习应注重逻辑和联想 |
举一反三 | 从一个例子推及多个类似情况 | 《论语·述而》 | 表示思维灵活、理解力强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拓展 |
三、结语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评价,也反映了古人对教育方法的重视。它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更要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