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火熄上方谷原文

2025-09-29 00:24:51

问题描述:

火熄上方谷原文,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00:24:51

火熄上方谷原文】“火熄上方谷”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情节,出自第91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这一段描写的是诸葛亮在与魏国名将司马懿的对峙中,利用地形和天气条件设下伏兵,意图以火攻歼灭魏军。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扑灭了火势,使得诸葛亮的计谋未能成功,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天时不利”典故。

一、事件总结

“火熄上方谷”发生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期间。当时,魏国大将司马懿率军驻守上方谷,诸葛亮为了切断魏军退路,命令部将魏延、高翔等人埋伏于山谷两侧,并在谷中点燃火油,意图用火攻逼迫司马懿投降或溃败。然而,就在火势即将蔓延之际,天降大雨,将火势扑灭,导致诸葛亮的计划失败。此战虽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也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战略眼光。

二、关键人物及角色分析

人物 角色 主要作用
诸葛亮 蜀汉丞相 设计火攻,意图歼灭魏军主力
司马懿 魏国大将 驻守上方谷,成功避过火攻
魏延 蜀将 埋伏于山谷,协助火攻
高翔 蜀将 协助魏延执行火攻计划
大雨 自然因素 扑灭火势,改变战局

三、历史背景与影响

“火熄上方谷”虽然是一场战术上的失败,但其背后反映了三国时期战争的复杂性。诸葛亮的计策本已接近成功,却因天时不利而功亏一篑,这不仅体现了古代战争中自然因素的重要性,也展示了诸葛亮在逆境中的冷静与坚持。

此外,这一情节也加深了人们对“天命”与“人谋”的思考。诸葛亮虽有万全之计,却仍无法完全掌控战场局势,这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即使是最精密的计划,也可能因不可控的因素而失败。

四、总结

“火熄上方谷”是《三国演义》中极具戏剧性的章节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揭示了战争中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尽管计划失败,但这场战役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项目 内容
故事来源 《三国演义》第91回
核心事件 诸葛亮火攻司马懿于上方谷,因大雨失败
战略目的 切断魏军退路,迫使投降或溃败
结果 火攻失败,诸葛亮未达预期目标
历史意义 展现战争中的不确定性与自然因素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情节在《三国演义》中的象征意义或与其他战役的对比分析,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