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生平简介】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官员。他以孝顺闻名,曾因《陈情表》感动朝廷而被赦免不仕,后虽出仕为官,但一生坎坷,最终郁郁而终。李密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陈情表》更是传颂千古。
一、李密生平总结
李密出身于蜀汉时期,早年丧父,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但因家境贫寒,生活艰辛。蜀汉灭亡后,李密被征召入晋,但他因需侍奉年迈的祖母,多次拒绝出仕。最终,他以《陈情表》向晋武帝陈述自己的苦衷,打动了皇帝,获得特许,得以继续侍养祖母。
后来,李密在晋朝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性格刚直,不愿阿谀奉承,最终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他在晚年辞官归隐,专心著述,直至去世。
二、李密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李密 |
字 | 令伯 |
出生年份 | 224年 |
逝世年份 | 287年 |
籍贯 | 蜀汉(今四川) |
所处朝代 | 蜀汉 → 西晋 |
家庭背景 | 父早逝,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 |
学识与才能 |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 |
代表作品 | 《陈情表》 |
主要事迹 | 因孝顺祖母拒绝入仕,后因《陈情表》感动晋武帝,获准侍养 |
官职 | 曾任地方官,但未得重用 |
性格特点 | 刚直不阿,重视孝道 |
历史评价 | 以孝行和文采著称,是中国古代孝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李密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以“孝”立身,以“文”传世,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他的《陈情表》不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李密的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亲情与忠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