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拔山的意思是什么】“扛鼎拔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有非凡的力气和勇猛的精神。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历史背景。下面将对“扛鼎拔山”的含义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相关知识点。
一、成语释义
扛鼎拔山:
字面意思是“扛起大鼎,拔起高山”,比喻一个人力量极大,能够完成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该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的体格强壮、意志坚定、勇猛无畏,也常用于赞颂英雄人物或英勇行为。
二、出处与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力能扛鼎,气吞万里如虎,后世引申为“扛鼎拔山”。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有超凡的力量或勇气,也可用于比喻克服巨大困难。 |
意义 | 强调力量与勇气并重,常用于褒义语境。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力能扛鼎、举重若轻、力挽狂澜 |
反义词 | 软弱无力、不堪一击、无能为力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赞扬英雄 | “他扛鼎拔山,一人独挡千军。” |
描述壮举 | “这项工程可谓扛鼎拔山,非一般人所能完成。” |
形容体力 | “他身材魁梧,真是个扛鼎拔山的壮汉。” |
五、注意事项
1. 适用范围:此成语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尤其在文学作品或演讲中较为常见。
2. 情感色彩:属于褒义成语,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
3. 搭配习惯:常与“力”、“勇”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六、总结
“扛鼎拔山”是一个富有力量感和英雄气质的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更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扛鼎拔山 |
含义 | 形容人力量极大,勇猛无畏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赞美英雄或壮举 |
近义词 | 力能扛鼎、力挽狂澜 |
反义词 | 无能为力、软弱无力 |
使用场景 | 赞扬、描述壮举、形容体力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