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跳珠乱入船赏析】这首诗“白云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名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虽原诗标题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但“白云跳珠乱入船”作为其中的经典意象,常被单独引用和赏析。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骤雨中湖面的动态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一、
“白云跳珠乱入船”是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雨水如珍珠般跳跃着进入船中的情景。这里的“白雨”并非指白色的雨,而是形容雨点在阳光下闪烁如珍珠般的明亮。而“跳珠”则形象地表现了雨点落在水面时溅起的水花,仿佛一颗颗珍珠飞溅。整句诗语言简练,画面感强,富有动感和节奏感。
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通过将雨点比作跳动的珍珠,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场大雨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二、表格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
原文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意象 | 白雨、跳珠、入船 |
修辞手法 | 比喻(跳珠)、拟人(乱入)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生动形象 |
情感表达 | 自然之美、瞬间变化、诗人闲适心境 |
艺术特色 | 动态描写、画面感强、节奏感好 |
文化内涵 | 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审美情趣 |
三、结语
“白云跳珠乱入船”虽仅一句,却凝聚了丰富的意境与情感。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精准捕捉,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这种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写作方式,使得诗句既具观赏性,又富有哲理意味,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