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扶疏的详细解释

2025-09-08 23:24:30

问题描述:

扶疏的详细解释,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23:24:30

扶疏的详细解释】“扶疏”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树木枝叶茂盛、交错分布的样子。它不仅用于自然景象的描述,也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繁复、错综复杂的状态。以下是对“扶疏”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 扶疏
拼音 fú shū
基本释义 形容枝叶茂密、交错分布的样子;也可引申为事物繁杂、错综复杂。
出处 《楚辞·九章·思美人》:“芳菲菲兮袭予,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注:虽非直接出自此句,但“扶疏”常见于古文描写植物)
用法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自然景色或象征复杂局面。
近义词 繁茂、丛生、参差、交错
反义词 萧疏、稀疏、稀落、单调

二、词语解析

“扶疏”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楚辞》、《诗经》等,常用于描写树木枝叶的生长状态。其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扶持而疏朗”,即枝条相互支撑、交错分布,形成一种层次分明、繁而不乱的视觉效果。

在现代汉语中,“扶疏”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观时使用较多。例如:

- “园中古树扶疏,绿意盎然。”

- “他的思路扶疏,难以理清。”

此外,“扶疏”也有引申义,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一一理清。如:

- “公司内部人事关系扶疏,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三、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

1. 自然描写:常用于描写树木、花草的茂盛状态,体现自然之美。

2. 文学修辞:在诗词、散文中作为意象使用,增强画面感和意境。

3. 社会隐喻:有时用来比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四、总结

“扶疏”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承载着文化内涵。无论是用于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都能增添语言的表现力与美感。

通过以上表格和文字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扶疏”这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