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织物管理制度】为规范医疗机构内医用织物的管理流程,确保医疗安全与环境卫生,提高织物使用效率和回收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该制度涵盖医用织物的分类、收集、清洗、消毒、储存、发放及回收等全过程,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及后勤管理部门。
一、医用织物分类
根据用途和污染程度,医用织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分类名称 | 定义 | 举例 |
普通医用织物 | 未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的织物 | 手术衣、帽子、口罩、床单等 |
污染医用织物 | 接触过患者体液、血液或分泌物的织物 | 诊察床单、被套、隔离服等 |
特殊感染织物 | 接触传染病患者或高风险患者的织物 | 隔离病房使用后的衣物、防护服等 |
二、管理职责分工
为确保制度有效执行,明确各部门职责如下:
部门 | 职责内容 |
医务科 | 制定并监督执行医用织物管理制度 |
护理部 | 负责织物的日常使用与回收管理 |
后勤保障部 | 负责织物的清洗、消毒、储存与运输 |
感控科 | 对织物管理进行感染控制指导与监督 |
三、操作流程规范
1. 收集:各科室在使用后将织物按类别放入专用收集袋,标明类型与使用科室。
2. 运送:由专人负责将织物送至指定清洗点,避免交叉污染。
3. 清洗:按照不同类别分别清洗,采用高温或化学消毒方法,确保达到卫生标准。
4. 消毒:对污染织物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确保无病原微生物残留。
5. 储存:消毒后的织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仓库中,分类存放。
6. 发放:根据科室需求定时发放,确保使用及时、有序。
7. 回收:使用后的织物再次回收,进入下一循环流程。
四、质量监控与考核
为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定期开展以下工作:
- 定期检查:由感控科组织,对各科室织物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 记录台账:建立织物使用与回收台账,做到可追溯。
- 培训考核: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制度培训,并定期考核。
五、附则
-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 各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通过严格执行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环境管理水平,保障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