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什么意思】“根深蒂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思想、观念或习惯在人们心中已经非常牢固,难以改变。这个成语源于植物的生长特性,比喻事物的基础稳固,不容易被动摇。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比喻基础稳固,不易动摇;也用来形容某种思想、观念或习惯在人心中已经非常牢固,很难改变。 |
二、成语来源与出处
“根深蒂固”最早出自《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根深蒂固”,但后人根据其含义引申出此成语,用以形容根基深厚、不易动摇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描述思想观念 | 他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接受新事物。 |
形容制度或文化 | 这种风俗在民间根深蒂固,几代人都沿袭下来。 |
表示问题难以解决 | 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它已经根深蒂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深入人心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浮于表面、转瞬即逝 |
五、总结
“根深蒂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思想、观念或现象在人们心中的稳固程度。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界的植物,也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心理等领域。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根深蒂固”的意思、来源、使用场景以及相关词汇,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