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讲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作,描绘了他与几位隐士在夜晚一同登上四明山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一、诗歌
原文: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注解:
此诗虽为后人误传,实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但若按“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这一标题来理解,可将其视为一首描写夜游四明山、与隐士共赏夜色的诗作。
二、诗歌内容分析(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施肩吾(唐代诗人) |
题目 |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
体裁 | 古体诗或近体诗(根据版本不同) |
创作背景 | 与隐士夜游四明山,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 | 表现诗人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情怀 |
意象运用 | 夜色、山景、隐者、清风等自然意象 |
语言风格 | 清新淡雅,富有哲理意味 |
情感表达 | 宁静、闲适、超然物外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
三、诗歌赏析要点
1. 意境营造:通过“夜登四明山”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
2. 人物刻画:以“诸隐者”为伴,突出诗人与自然、与志趣相投之人的和谐关系。
3. 情感寄托:诗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疏离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4. 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的赞美,体现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四、结语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虽然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施肩吾作为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蕴含哲思与情感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