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句话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不能只着眼于局部利益,而应该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才能真正把握住关键点,实现目标。
那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究竟出自何处呢?经过一番考证,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在这部被誉为“兵学圣典”的经典著作中,孙武强调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不仅需要具备战术上的敏锐洞察力,更需要有全局观念,能够纵观战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
具体来说,《孙子兵法》中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这里所说的“择人而任势”,实际上就是一种全局观的表现。只有当一个人掌握了整个战场态势,并且合理调配资源时,才能够有效地指挥作战,取得胜利。
此外,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也有类似表述。例如,《汉书·贾谊传》中有云:“夫以大治天下,则小安矣;若欲小治,则无以成大事也。”这段话同样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即要想解决局部问题,首先必须关注整体局势的发展变化。
总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其他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学会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个人或集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