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相毕露的意思】“凶相毕露”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隐藏的恶意、狠毒或不良意图在某一时刻完全暴露出来,让人一看就感到害怕或不安。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那些平时可能伪装得很好,但在某些关键时刻或事件中,其真实面目被彻底揭露的情况。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凶相毕露 |
拼音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释义 | 原指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出来,现多比喻坏人的本性或阴谋被揭穿。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负面本质暴露无遗,常带有贬义色彩。 |
近义词 | 真相大白、原形毕露、暴露无遗 |
反义词 | 隐忍不发、藏而不露、表面和善 |
二、出处与用法示例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若夫小人之行,外饰其貌,内藏其心,虽有凶相,亦能掩之。”
- 用法示例:
- 在公司内部调查中,他的贪污行为终于凶相毕露。
- 那个骗子的真面目在事发后凶相毕露,所有人都对他嗤之以鼻。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日常生活 | 朋友之间因利益冲突而暴露敌意。 |
工作场合 | 上司或同事的不当行为被曝光。 |
社会新闻 | 某些犯罪分子在案发后露出真实面目。 |
文学作品 | 人物性格或情节发展中的关键转折点。 |
四、总结
“凶相毕露”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隐藏的负面特质在特定情况下被完全暴露。它不仅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现象或局势的恶化。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凶相毕露”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凶恶的面孔显露”,更是一种对人性或事物本质的深刻揭示。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