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麤狂基础解释

2025-10-01 15:28:20

问题描述:

麤狂基础解释,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15:28:20

麤狂基础解释】“麤狂”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字形较为生僻,常被误读或误解。从字义上看,“麤”通“粗”,意为粗糙、不精细;“狂”则指狂放、不受约束。因此,“麤狂”可理解为一种粗犷、不拘小节、甚至带有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方式。

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麤狂”有时用来形容某些文人或士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他们对世俗礼法的不屑与个性的张扬。这种风格在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尤其在诗歌和散文中,常通过“麤狂”来表达作者对自由、自然或理想境界的追求。

以下是对“麤狂”一词的详细解释:

项目 内容
拼音 cū kuáng
字义 “麤”同“粗”,意为粗糙、不精细;“狂”指狂放、不受拘束。合起来表示一种粗犷、不拘小节、甚至狂放的性格或行为。
出处 多见于古文及诗词中,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文学风格。
用法 常用于形容文人、士人或艺术家的个性,带有褒义色彩,体现对自由、自然的追求。
近义词 粗犷、豪放、狂放、不羁
反义词 文雅、拘谨、内敛、克制
举例 如:“他性情麤狂,不喜俗务。”

综上所述,“麤狂”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个性色彩的词汇,反映了古人对自由与个性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艺术或个人性格描述中仍有一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