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难追的驷是什么意思】“驷马难追”是一句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收回,强调言语的严肃性和后果。其中,“驷”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字,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一、
“驷”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四匹马拉的车,引申为四匹马一起拉车的意思。因此,“驷马难追”原意是指四匹马拉的车一旦出发,就难以回头或停止,比喻话说出去后无法收回,强调语言的不可逆性。
在现代使用中,“驷马难追”多用于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避免因一时口误而造成不良后果。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含义 | 用法举例 | 说明 |
驷 | sì | 古代指四匹马拉的车,也指四匹马 | “驷马难追” | 表示话一出口,难以收回 |
马 | mǎ | 家畜,常用于拉车、骑乘 | 无直接使用 | 与“驷”组合成词 |
难 | nán | 困难、难以 | 无直接使用 | 表示难以改变或挽回 |
追 | zhuī | 追逐、追赶 | 无直接使用 | 表示无法再回头或挽回 |
三、拓展说明
“驷马难追”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吾与点也!’”虽未直接出现此成语,但其思想源于孔子对言行一致的重视。后世逐渐演化出“驷马难追”的说法,强调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说话要负责,做事要慎重,尤其是在涉及承诺、合同、誓言等场合时,更应谨言慎行。
通过了解“驷”的本义及成语的整体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语言和行为的重视,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