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花木深的全诗】一、
“禅房花木深”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描绘了寺庙中幽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本篇内容将通过与表格形式,全面展示该诗的背景、内容、赏析及艺术特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之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作者 | 常建(唐代) |
诗句原文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创作背景 | 诗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反映了对佛家清静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超然物外的追求。 |
艺术特色 |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意象鲜明,画面感强 - 对比手法突出“静”与“动”的关系 |
名句解析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绘出一条曲折小路通向幽静的禅房,周围花草繁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
影响与评价 | 被认为是唐代山水诗与禅意诗结合的典范,深受后人推崇。 |
三、结语
“禅房花木深”不仅是诗句中的精彩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安详。常建用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