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挽雕弓如满月什么意思】“会挽雕弓如满月”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这首词中的经典名句。这句话表面上描述的是拉弓射箭的动作,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志向。它不仅展现了词人豪迈的气概,也表达了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渴望。
以下是对“会挽雕弓如满月”含义的总结,并结合相关背景信息进行整理:
一、原文出处
- 出处:《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原文节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字面意思
- 会挽:意为“能够拉开”。
- 雕弓:指雕刻精美的弓,象征力量与威武。
- 如满月:形容弓拉得像满月一样圆,表示拉弓动作的饱满和有力。
整体意思是:“我将拉起雕花的弓,如同满月一般圆满有力。”
三、深层含义
1. 表达豪情壮志
苏轼借“会挽雕弓如满月”展现自己虽年岁渐长,但仍怀有少年般的豪情,渴望为国效力。
2. 寄托爱国情怀
“射天狼”象征抵御外敌、保卫国家。整句表现出词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参与愿望。
3. 反映人生理想
词人通过描写狩猎场景,暗喻自己希望有机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字面意思 | 拉起雕花的弓,如满月般圆满有力 |
深层含义 | 表达豪情壮志、爱国情怀与人生理想 |
文化象征 | 力量、勇气、忠诚与责任感 |
作者情感 | 虽年长仍怀壮志,渴望为国效力 |
现代意义 | 鼓舞人心,体现积极进取的精神 |
五、结语
“会挽雕弓如满月”不仅是对一个动作的描绘,更是苏轼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国家的责任感。在今天,这句诗依然能激励人们勇敢追梦、坚定信念,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