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原文及翻译】《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描绘小石城山的奇石怪岩、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一、
《小石城山记》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石城山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了他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无奈。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抒情色彩。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洞焉,其上曰“石城”。 | 从西山的小路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后向下走,有一个洞穴,洞上面叫“石城”。 |
其石状如城,高可数丈,周回若环,中空外峭,其势若城郭然。 | 这些石头形状像城墙,高约几丈,周围像环一样,中间空虚,外壁陡峭,看起来就像城郭一般。 |
余尝游焉,见其幽深奇险,非人世所有也。 | 我曾经游览过这里,看到它幽深奇特、险峻异常,不是人间所能有的地方。 |
盖天地之造化,亦不能尽其妙,况人力乎? | 天地的造化,也不能完全展现它的奇妙,何况人力呢? |
是山也,虽无名于世,而风骨自成,不假雕饰,自然天成。 | 这座山虽然在世上没有名气,但它的风骨自成,不需要人工修饰,是自然形成的。 |
吾观其形,疑为古战场,或为神仙之所居。 | 我看它的形状,怀疑是古代的战场,或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今人不知其美,徒取其形,而弃其神,悲夫! | 现在的人不了解它的美,只看重它的外表,而忽略了它的神韵,真是可悲啊! |
三、文章赏析
《小石城山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更是一篇借景抒怀的哲理之作。柳宗元通过对小石城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结语
《小石城山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山水游记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柳宗元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境与对自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