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稽首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2025-08-18 23:20:11

问题描述:

稽首的词语解释是什么,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8 23:20:11

稽首的词语解释是什么】“稽首”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场合中,具有一定的礼仪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稽首”的详细解释,结合其含义、用法及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

项目 内容
词性 动词
拼音 jī shǒu
字面意思 “稽”意为“停留”、“叩拜”,“首”即“头”,合起来指“以头触地、长时间叩拜”。
基本含义 古代的一种最高礼节,表示极度的尊敬、臣服或哀悼。常用于臣子对君主、晚辈对长辈、祭祀时对神灵等。
使用场景 古代礼仪、文学作品、宗教仪式等。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稽首”最早见于《周礼》《仪礼》等古代典籍,是古代“九拜”之一,属于最隆重的礼节。在《尚书·舜典》中就有“稽首而拜”的记载。随着时代发展,这一礼仪逐渐被简化或淘汰,但在现代仍可在一些传统文化场合或影视作品中见到。

三、与其他类似礼仪的区别

礼仪名称 含义 特点
稽首 头触地,长时间跪拜 最高礼节,表示极度敬意或臣服
顿首 头触地后立即抬起 比稽首稍次,用于表达敬意或谢罪
空首 两手拱于胸前,头不触地 较为常见的礼节,用于日常问候
再拜 两次行礼 表示多次致意,多用于书信或正式场合

四、现代应用与文化意义

虽然“稽首”已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仪,但其文化意义依然存在。例如:

- 在影视剧、古装剧中,常用来表现角色的忠诚、敬畏或悲痛。

- 在传统节日、祭祀活动中,仍有部分人沿用这一礼仪,以示尊重。

- 在学术研究中,“稽首”作为古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用于探讨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

五、总结

“稽首”是古代中国一种极为庄重的礼仪动作,象征着最高的敬意与臣服。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和文化观念的体现。尽管现代社会已较少使用,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传承。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礼仪或其他相关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