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二原文从军行七首其二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从军行七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组边塞诗中的第二首。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勇精神,展现了盛唐时期边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全诗通过描写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坚守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与敬仰。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二、原文及翻译表格
原文 | 翻译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蔽了远处的雪山;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沙场征战多年,盔甲早已磨穿;不攻破敌人的据点,绝不返回家乡。 |
三、内容说明
本诗虽短,却蕴含深厚情感。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出边塞地区苍茫辽阔的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苍凉的基调。“孤城遥望玉门关”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孤寂与遥远。
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它表现了战士们历经无数次战斗,即便身披破损的铠甲,也誓死不退的决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边塞诗中常见的主题。
四、结语
《从军行七首其二》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刻画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它不仅是对战争的写实,更是对英雄气概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边塞的荒凉与艰苦,也能体会到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