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意思及全文赏析)】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这两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南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
“青山隐隐”形容远处的山峦轮廓模糊、若隐若现;“水迢迢”则描绘江河绵延不绝、水流悠长;“秋尽”表示秋天已经接近尾声;“江南草未凋”说明江南地区的草木尚未完全枯黄,仍显生机。整句诗表现出江南虽已入秋,却依然绿意盎然,充满诗意与美感。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怀念之情,也流露出他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与牵挂。
二、诗句解析与赏析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赏析 |
青山隐隐 | 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 | 山色朦胧,意境深远 | 描写远山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 |
水迢迢 | 江水绵延不断 | 水流悠长,象征时间或距离 | 表达空间上的辽阔,暗示离别或思念 |
秋尽 | 秋天即将结束 | 时间流逝,季节更替 | 点明时节,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
江南草未凋 | 江南的草木还未枯黄 | 生机未减,景色依旧 | 反映江南气候温和,也寄托诗人对江南的眷恋 |
三、全文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杜牧写给好友韩绰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前两句描绘江南秋景,后两句转入对友人的思念与想象。诗人以江南的美景反衬自己的孤寂,借景抒情,情感细腻而含蓄。
“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景点,传说中曾有美人在此吹箫,增添了一种浪漫与神秘色彩。“玉人”指的是韩绰,诗人用“教吹箫”来表达对友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杜牧诗作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唐诗中常见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四、结语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秋日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古人对故乡与友情的深厚情感。这句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