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长不达的出处是哪里】一、
“寄书长不达”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以及战乱中书信难以送达的无奈与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杜甫思乡怀人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相关信息,以下以表格形式整理该诗句的出处及背景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寄书长不达 |
出处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诗歌体裁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诗人为怀念在战乱中失散的弟弟而作,表达对家人安危的担忧 |
诗句含义 | 想要寄信给远方的亲人,但书信常常无法送达 |
诗中情感 | 悲凉、思念、忧国忧民 |
诗歌主题 | 思念亲人、战乱带来的离别与痛苦 |
后世影响 | 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离别与思念的经典诗句 |
三、结语
“寄书长不达”虽仅一句,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背景。杜甫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也体现了他对家人的深情厚谊。这一句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