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三峡(郦道元) 字词翻译,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用法

2025-05-16 08:50:13

问题描述:

三峡(郦道元) 字词翻译,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用法,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6 08:50:13

《三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和散文家郦道元所著的一篇经典游记散文,选自其代表作《水经注》。本文将从字词翻译、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用法等角度对原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字词翻译

在《三峡》中,许多词汇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文化意义。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中的“亭午”指的是正午时分;“绝巘多生怪柏”中的“巘”意为山峰。这些词汇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

二、一词多义

1. 属:“属引凄异”的“属”在这里表示连接,而在其他语境下可能指隶属关系。

2. 绝:“哀转久绝”的“绝”表示消失、停止,而在“沿溯阻绝”中则表示断绝。

三、通假字

文中存在一些通假现象,如“略无阙处”的“阙”同“缺”,表示空隙或缺口。

四、古今异义

1.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在古文中表示“到达”,而现代汉语中更多用于表达一种结果或状态。

2. 或王命急宣:“或”在古代表示有时、偶尔,现在则常用于选择性判断。

五、词类活用

1. 素湍绿潭:“湍”本为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形容词,修饰水流的状态。

2. 回清倒影:“清”本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映照出清澈之景。

六、特殊用法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水流速度之快。

2. 林寒涧肃: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出三峡秋天特有的寂静氛围。

综上所述,《三峡》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价值。通过对文中字词的理解与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欣赏这篇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古代汉语学习的重要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