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的疾什么意思】“讳疾忌医”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有病却不肯承认,害怕医生治疗,结果病情加重,无法救治。其中,“疾”字是这个成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内涵。
一、
“讳疾忌医”的“疾”指的是“疾病”,也就是身体上的病痛或健康问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面对自身问题时,因怕被发现或担心后果而选择隐瞒、逃避,而不是积极面对和解决。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问题恶化,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讳疾忌医”也可以引申为对自身缺点、错误或问题的回避,不正视现实,不愿接受批评或建议,从而阻碍了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引申意义 |
| 讳 | 隐瞒、避讳 | 《三国志》 | 不愿承认或暴露 |
| 疾 | 疾病、毛病 | 《三国志》 | 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 |
| 忌医 | 害怕看医生 | 《三国志》 | 拒绝接受帮助或治疗 |
| 成语整体 | 隐瞒疾病,拒绝治疗 | 《三国志·华佗传》 | 对问题的回避与拖延 |
三、延伸思考
“讳疾忌医”不仅仅适用于身体上的疾病,也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错误、失败或缺点时的态度。比如一个人犯了错误却不愿意承认,甚至找借口推卸责任,这种行为就类似于“讳疾忌医”。
要避免“讳疾忌医”,关键在于勇于面对现实,及时纠正错误,寻求帮助。只有正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灾难。
四、结语
“讳疾忌医”的“疾”是指疾病,但其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消极应对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在健康、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避免这种心态,学会勇敢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之道。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更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