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釜底游鱼汉语大词典

2025-11-18 08:02:03

问题描述:

釜底游鱼汉语大词典,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8 08:02:03

釜底游鱼汉语大词典】“釜底游鱼”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人主之于天下,犹一炉之火,而人君之于百姓,若釜中之鱼。”原意是说鱼在锅底游动,即将被煮熟,比喻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灭亡。后引申为处境极为危险,无法逃脱。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釜底游鱼
拼音 fǔ dǐ yóu yú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释义 比喻身处绝境,危在旦夕,无法逃脱。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
近义词 岌岌可危、危在旦夕、走投无路
反义词 安如泰山、稳如磐石、安然无恙
语法结构 联合式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历史背景:古代战争中,某城池被敌军围困,城内将士如同“釜底游鱼”,随时可能被攻破。

2. 现代应用: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公司犹如“釜底游鱼”,随时可能倒闭。

3. 文学作品:小说中描写主角陷入敌人包围,形容其处境如“釜底游鱼”。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釜底游鱼”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生存环境的深刻理解。古人常以自然现象来比喻社会现实,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这一成语也警示人们要居安思危,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四、总结

“釜底游鱼”作为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既表达了对危险处境的警觉,也蕴含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智慧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恰当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对“釜底游鱼”这一成语的深入分析与整理,结合历史出处、文化背景及现代应用,力求提供全面且易懂的解释,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