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什么是明经科

2025-10-21 22:47:33

问题描述:

什么是明经科,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1 22:47:33

什么是明经科】明经科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儒家经典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它在隋唐时期尤为盛行,是当时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明经科与进士科并列为科举考试的两大主流科目,但两者侧重点不同:进士科偏重诗赋和策论,而明经科则侧重于对儒家经典的背诵与解释。

明经科概述

项目 内容
定义 明经科是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专门考查儒家经典内容的科目。
起源 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及《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
考试形式 包括帖经、墨义、口试、策问等,注重对经典的背诵与理解。
考试难度 相较于进士科,明经科相对容易,但要求考生有扎实的经典功底。
录取人数 相比进士科,明经科录取人数较多,但社会地位略低。
历史影响 明经科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但也因过于注重死记硬背而受到批评。

明经科的发展与特点

- 隋代设立:隋文帝时期开始设置明经科,作为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

- 唐代兴盛:唐高祖、唐太宗时期,明经科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

- 考试流程:

- 帖经:考生需默写经文中的句子。

- 墨义:解释经文中的字词含义。

- 口试:由考官提问,考生口头回答。

- 策问:针对经义进行论述或提出对策。

- 社会评价:虽然明经科为许多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机会,但因其重视记忆而非创新,常被批评为“死读书”。

明经科与进士科的区别

项目 明经科 进士科
考试内容 儒家经典背诵与解释 诗赋、策论、时务
考试难度 相对较低 较高
录取人数
社会地位 略低 更高
人才类型 通晓经典者 文采出众者

总结

明经科是古代科举制度中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典的理解与掌握。它在隋唐时期广泛实施,为许多士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尽管其考试形式较为机械,但它在传播儒家文化、维护封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明经科逐渐被进士科所取代,但其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