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苦卓绝出处于哪里】“坚苦卓绝”是一个形容人在艰难困苦中仍能坚持奋斗、表现出非凡毅力的成语。它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那么,“坚苦卓绝”究竟出自哪里?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又是什么?
一、出处解析
“坚苦卓绝”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中的记载,原文为:
> “夫贤者之为人也,坚苦卓绝,忧思深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贤德的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韧不拔、刻苦努力,并且常常怀有深远的忧虑。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人或事。
二、词语含义分析
词语 | 含义 | 拆解 |
坚 | 坚韧、坚定,表示不轻易动摇 | |
苦 | 艰苦、困苦,指环境或条件的艰难 | |
卓 | 卓越、突出,表示超出一般 | |
绝 | 极致、极端,表示达到极限 |
合起来,“坚苦卓绝”强调的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决心。
三、常见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个人奋斗 | 他从小家境贫寒,但凭借坚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大学。 |
表扬团队精神 | 这支队伍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持工作,体现了坚苦卓绝的精神。 |
历史人物评价 |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坚苦卓绝的典范。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坚苦卓绝”的关系 |
百折不挠 | 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 | 相似,强调意志力 |
坚持不懈 | 持续不断努力 | 相近,但更侧重持续性 |
励精图治 | 努力治理国家 | 更多用于政治层面 |
艰苦奋斗 | 在困难中努力前行 | 高度相似,常互换使用 |
五、总结
“坚苦卓绝”源自古代文献,表达了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品质。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在艰难困苦中仍能坚持奋斗、表现出非凡毅力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的奋斗精神 |
相关成语 | 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艰苦奋斗 |
文化意义 | 弘扬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
通过了解“坚苦卓绝”的来源与内涵,我们更能理解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