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的意思】“身体力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仅在思想上认同某种理念或道理,更是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它。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即不仅要懂得道理,更要付诸实践。
一、
“身体力行”出自《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表示亲身实践、努力实行的行为方式。
该成语的核心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只懂道理而不去实践,就无法真正掌握和体现这些道理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常用于表扬那些言行一致、脚踏实地的人。例如,一个老师不仅教学生知识,还以身作则,这就是“身体力行”的体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身体力行 |
出处 | 《礼记·大学》 |
拼音 | shēn tǐ lì xíng |
释义 | 亲自实践,努力实行,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
同义词 | 身先士卒、知行合一、躬身力行 |
反义词 | 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空谈理论 |
使用场景 | 用于表扬或鼓励他人积极实践所学知识或理念 |
示例 | 他不仅讲授环保知识,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垃圾分类。 |
三、结语
“身体力行”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引导。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很多人容易陷入“说得多,做得少”的误区。因此,提倡“身体力行”,有助于提升个人责任感和社会整体的执行力。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只有将想法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