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组词有哪些词语】在汉语中,“骨”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组成各种词语,涵盖人体结构、性格特征、文化象征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骨”字组词的总结,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与“骨”相关的词汇。
一、常见“骨”字组词分类
类别 | 词语 | 含义说明 |
人体部位 | 骨头、骨骼、骨髓、骨节 | 指人体中的硬质结构或相关组织 |
性格特征 | 骨气、骨性、骨力 | 表示人的坚强、刚正或内在力量 |
文化象征 | 骨肉、骨灰、骨相 | 常用于表达亲情、纪念或命理概念 |
动物相关 | 鱼骨、兽骨、鸟骨 | 指动物体内的骨骼结构 |
其他含义 | 骨干、骨牌、骨董 | 多用于比喻或特定物品名称 |
二、详细词语解释(部分)
1. 骨头:人体中的硬质结构,支撑身体。
2. 骨骼:由骨头组成的整体结构,是人体的支架。
3. 骨髓:存在于骨腔内的柔软组织,负责生成血细胞。
4. 骨节:指关节或骨骼连接处,也用于形容人做事有条理。
5. 骨气:指人的气节、尊严和刚强的性格。
6. 骨性:形容人性格刚直、不妥协。
7. 骨力:表示内在的力量或毅力。
8. 骨肉:常用来比喻亲人,如“骨肉亲情”。
9. 骨灰:人死后遗体焚烧后的残留物,也用于纪念。
10. 骨相:古代命理术语,指人的面相或命运。
11. 骨干: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人物。
12. 骨牌:传统娱乐用具,类似麻将。
13. 骨董:旧时对古董的称呼,现多用于口语。
三、总结
“骨”字虽然简单,但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组词能力和多样的语义。从人体构造到性格表达,再到文化象征,“骨”字组词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掌握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也能更好地感受汉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如果你正在学习中文,或是对“骨”字感兴趣,不妨多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拓展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