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心长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发短心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普通或不起眼,但内心却非常有见识、有远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用来赞美那些不张扬、低调但内涵丰富的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发 | 指头发,引申为外在表现或形象 |
短 | 短小、简略、不显眼 |
心 | 内心、思想、见识 |
长 | 深厚、长远、有深度 |
整体含义:
“发短心长”字面意思是“头发短,心却长”,比喻一个人外貌普通、不显眼,但内心却非常有智慧和远见。
二、来源与出处
“发短心长”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 “其人虽无发,而心长。”
这句话原本是形容一个没有头发的人(可能是因战乱或疾病导致),但他的心思却非常深远,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后来,“发短心长”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外表平凡但内心深刻的人。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赞美他人 | 他虽不善言辞,但发短心长,见解独到。 |
描述人物 | 这位老教授虽年事已高,但发短心长,谈吐间尽显智慧。 |
自我评价 | 我可能长得普通,但发短心长,做事有规划。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外表平凡、内秀于中、藏而不露 |
反义词 | 表里不一、华而不实、虚张声势 |
五、总结
“发短心长”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内在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朴实的外表之下。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注重修养与内在成长,而非只关注外在表现。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发短心长 |
含义 | 外表普通,内心深邃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用法 | 赞美或描述有智慧、有远见的人 |
近义词 | 外表平凡、内秀于中 |
反义词 | 华而不实、表里不一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