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完整译文】《黄生借书说》是清代学者袁枚所著的一篇散文,全文以借书为题,阐述了读书与借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珍惜书籍、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一、原文总结
《黄生借书说》主要讲述了作者袁枚对朋友黄生借书的回应。他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借书的困难,以及后来自己拥有书后的态度变化,说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文章指出,人们在没有书的时候会更加珍惜,而一旦拥有书后却容易忽视,因此,借书是一种促使人认真阅读的有效方式。
二、完整译文(节选)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黄生允修向我借书。我将书交给他,并告诉他:“我小时候就喜欢读书,但家里贫穷买不起书。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归还。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水都结冰了,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但我也不停止抄写。抄完后,赶紧送回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时间。因此,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得以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三、内容要点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文章标题 | 黄生借书说 |
作者 | 袁枚(清代) |
主旨 | 强调“书非借不能读”,借书能激发人认真阅读 |
写作背景 | 作者回应朋友黄生借书请求,分享自身经历 |
核心观点 | 未得书时更珍惜,得书后易忽视;借书有助于学习 |
写作手法 | 叙事+议论,结合个人经历表达哲理 |
现实意义 | 鼓励珍惜学习机会,重视阅读习惯 |
四、结语
《黄生借书说》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道理。它不仅是一篇关于借书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学习态度和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袁枚的亲身经历,我们能够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珍惜书籍、勤奋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