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的意思是什么】“磕磕绊绊”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进行得不顺利、不顺畅的状态。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表达做事困难、进展缓慢或语言表达不流利时非常常见。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磕磕绊绊”的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用法及例句。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磕磕绊绊 |
拼音 | kē kē bàn bàn |
含义 | 形容做事不顺利、不流畅;也指说话结巴、不连贯。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形容词) |
近义词 | 崎岖不平、跌跌撞撞、支支吾吾、断断续续 |
反义词 | 一帆风顺、顺畅无阻、流畅自然 |
二、用法说明
1. 用于描述动作或行为的不顺利
- 例句:他开车技术不好,一路上磕磕绊绊,差点撞到路边的树。
2. 用于描述语言表达不流畅
- 例句:她第一次上台演讲,说得磕磕绊绊,让人听得有点吃力。
3. 用于描述道路或地形的不平坦
- 例句:山路崎岖,我们走得很慢,磕磕绊绊的。
三、常见搭配
搭配 | 说明 |
走得磕磕绊绊 | 描述走路不稳、不顺畅 |
说得好磕磕绊绊 | 表示说话结巴、不流利 |
事情磕磕绊绊 | 表示事情进展不顺利 |
四、语境分析
场景 | 使用情况 |
日常交流 | 常用于口语中,表达对某事进展的不满或无奈 |
文学作品 | 常用于描写人物行动或心理状态,增强画面感 |
新闻报道 | 较少直接使用,但可用于描述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
五、总结
“磕磕绊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动作的不顺畅,也可用于表达语言上的不流畅。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能够准确传达出一种“不顺利、有障碍”的感觉。掌握它的正确用法,有助于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可参考其他常用表达方式,如“一瘸一拐”、“七零八落”等,它们在不同语境下也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效果。